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两岸交流合作。近日,2023年两岸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江苏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处长施蕴玉,台湾私立科技大学校院协进会会长、龙华科技大学校长葛自祥,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何永林,昆山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孔维华,昆山市教育局副局长袁晓军,昆山市两岸交流中心主任陈炜等嘉宾,昆山市人社局,昆山阳澄湖科技园,高新区党群部、科技局、社会事业局、台服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学校执行董事李先立,校领导马长世、钟名湖、程宜康、徐伟、陈长伟、胡鹏远,以及来自海峡两岸的13所高校负责人、20余家产业企业代表、学校教师代表等150余人出席研讨会,会议由党委书记马长世主持。
施蕴玉处长作大会讲话。她指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职业教育要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她表示,登云学院作为省内唯一一所民办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坚持两岸教育文化交流的办学特色,坚定走产教融合发展之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技能人才,希望登云学院能够继续发挥两岸交流的桥梁作用,成为两岸教育科技文化高端人才合作的重要平台,不断创新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不断提高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攻关能力,努力为民办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经验,在深化两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中做出有益尝试。
孔维华副主任作大会致辞。他表示,昆山是台资企业在大陆的集聚区,也是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昆山高新区更是台商在昆山投资创业的重要根据地之一,登云学院更是起到两岸合作交流的桥头堡作用。今天大会的召开,必将开启昆山两岸教育产业和人才培养合作的新篇章。他希望登云学院借助两岸产教资源,树立以两岸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确立和教学内容选定的理念;融合两岸产教资源,建设包括台湾师资在内的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推进两岸产教协同育人;深挖企业生产实际需求,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创新研究,协同两岸产学研力量,统筹两岸科教创新力量,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为高新区争先进位、昆山“人才强市”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保障。
活动现场,来自台湾的龙华科技大学、敏实科技大学、东方设计大学、文藻外语大学、南台科技大学、树德科技大学、崑山科技大学、元培医事科技大学、弘光科技大学等11所台湾高校与我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
立臻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四海电子(昆山)有限公司、世硕电子(昆山)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新加入登云两岸产学合作联盟,我校李先立执行董事为新加入联盟的企业授牌。
施蕴玉处长、葛自祥校长、何永林副局长、孔维华副主任、袁晓军副局长、陈炜主任、李先立执行董事、优德精密(昆山)有限公司陈志伟总经理共同启动两岸产教融合共育高技能人才项目。
钟名湖校长以《大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趋势及登云的产教融合之路》为题作专题报告。他围绕产教融合溯源、大陆产教融合历程和登云产教融合之路三个方面。他详细介绍了大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演进、政策分析、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赋能提升等方面分享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态势和登云的产教融合发展之路。他表示,登云学院致力于建设两岸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希望同两岸的高校、企业携手努力成为海峡两岸文化教育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支持的重要力量、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应用型高端人才的重要基地!
葛自祥校长以《建设特色基地 促进产教融合——以龙华科技大学为例》为题作专题报告。他从“企业为什么需要学校”问题引入,强调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培养优质实务人才,为产业提供创新技术服务,培养学生具有高度就业竞争力,并从学校的定位、课程的规划、教师的实战能力、设备的进步、制度的匹配等五个方面进行回答。他以龙华科技大学发展为例,介绍了该校在办学定位、教学目标、师资建设、学生技能培养等方面的情况,展示了该校产教融合项目最新研究成果,并表示希望双方今后可以深入合作、加强交流。
陈志伟总经理作为企业代表发言。他表示,作为跨越海峡来到昆山已有十余年头的台商,受到此次研讨会的邀请感到十分的亲切。他说昆山是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对台资企业十分友好,作为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智能制造产业有很大发展空间。目前,优德精密扎根昆山发展25年,希望在与校方原有合作的基础上能继续加强合作,共同培养行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李先立执行董事作大会总结发言。他表示,登云一直致力于两岸教育文化交流,服务台商台企,推动两岸师资共聘,人才共育,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今天的大会是为深化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为校企合作搭桥。龙华科技大学等台湾科技大学给我们带来很多宝贵经验和合作契机,我们一定可以在两岸人才共育、师资共享、课程共建、服务产业等方面建立更多的合作,携手搭建海峡两岸文化教育深度合作的平台,加速教育链与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最后,葛自祥校长、钟名湖校长和昆山高新区台商投资服务办公室主任鲍谨蓓上台互赠纪念品,寓意海峡两岸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增进两岸友谊,实现合作共赢。
研讨会同时举行了政校企合作洽谈会,大家围绕昆山主导产业和人才需求、两岸技能培训和证照认证、企业技术诊断和辅导、两岸校企研学交流等进行了洽谈,会议由程宜康副校长主持。
昆山市两岸交流中心张琳副主任表示,登云学院在校企合作尤其是产学研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她希望学校能够为昆山技能人才培养发挥更大作用,为在昆台资企业输送更多人才,通过本次会议对接好产学研合作,最终形成政校企三方共赢。
昆山市人社局韩睿科长介绍了昆山技能人才与技能证照政策,为办学和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并对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和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政策进行了介绍。
程宜康副校长发布了学校师资需求,他希望通过校际合作引进台湾高校的专业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引领学校专业发展、课程体系建设,共同开发迎合新技术、企业转型发展的新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陈长伟副校长介绍了企业技术服务需求,她希望能够立足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科技、康养服务等重点产业,通过校际合作将台湾优秀师资引入我校,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企业和区域发展。
与会人员就如何加强人力资源合作、校际师资共享、校企技术服务对接、学历提升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此次两岸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研讨会召开,必将开启昆山两岸教育、产业共育人才新篇章,通过推进产教融合深度合作、共建科教创新基地等重大举措,形成“优势互补、平等协商、合作互惠、共同发展”的产教融合新机制,必将有效集聚昆台办学资源、激发各要素参与人才培养潜能,促进两岸教育、人才与产业的有效衔接,成为昆山两岸产学合作的亮点和范例,为两岸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机制进行了有效探索。(撰稿/郑卓青、费若怡,审核/胡鹏远、刘咏芳)